修行v.s生活的迷思
图:Andy Fu 整理编辑:刘湘吟
2025/1/9
454
问︰看了密勒日巴尊者所示现的苦行的修行方式,觉得尊者当时的生活环境,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非常不一样……请问我们在修行和生活之中,要如何取得一个平衡?
宝本法师︰今年(2024)四月的尼泊尔朝圣行,我们前往造访佛陀当年的「舍身喂虎」地,那里有一座创古寺,我们也前去参访寺院;寺院的住持喇嘛为我们导览寺院,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寺院里墙壁上绘有历代(藏传佛教)噶举传承的祖师,帝洛巴、那洛巴、马尔巴、密勒日巴、冈波巴……住持喇嘛跟我们说,他的老师(创古仁波切)常跟大家说这段典故︰
「到底什麽样的人能够修行有所成就呢?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噶举的三位祖师,这三位分别示现了三种不同的修行成就典范,看看你想效法哪一位。」
「一是马尔巴(也就是密勒日巴尊者的老师)。马尔巴示现的身分是大译师,是一位在家修行人,有妻子也有儿子,而且还是一名商人。修行要有所成就,不一定非得是出家人,就像马尔巴大师。」
「二是密勒日巴。他所示现的身分是瑜伽士、他并没有正式出家,但过着有如出家一般的在家修行生活。这样的修行者也可以即身成就,就像密勒日巴尊者。」
「三是冈波巴。冈波巴尊者示现的身分是一位出家人,他组织僧团、持守精密的戒律,也获得大成就。」
创古仁波切常常举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不管是哪一种身分,都可以、可能修行成就。修行佛法,本质是修我们的内在,与外在的一切相无关。
同样的,修行与生活、出世与入世,并不是需要取得平衡的两件事——我们可能要破除这样的迷思。修行和生活、出世与入世是离不开的。生活离不开我们这颗心,而修行要修的,也是这颗心。
—2024.07.05平安禅友会读书会《密勒日巴传》 答学员提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