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袋比较环保?——从「生命周期」思考

 图:图片来源:rf123  编辑:刘湘吟  2018/7/13     4690


纸袋比较环保?——从「生命周期」思考,环境的信仰,垃圾掩埋场,气候变迁

在大自然中几千年也难以分解的塑胶袋和塑胶制品,如今几乎已成为人们的噩梦︰用它有不安、罪恶感,不用它又不行。早些年在欧美电影中常见人们购物都用牛皮纸袋装,看起来就是环保、有气质得多。不过,Eco Innovators的创办人、生态永续发展的设计先驱Leyla Acaroglu博士却提出一个挑战人们环保思维的主题︰纸袋未必比塑胶袋更环保。

大家都认为纸袋对环境比较友善,然而Leyla指出,在某种层次上而言,所有的材料都是取之於大自然,且必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归根结底,并不是「材质」本身决定了是否破坏环境,而是「人们使用材料的方式」决定了如何影响环境。

Leyla说,人们在做决策时,往往会依赖一种「直觉」——她称之为「环境的信仰」(Environmental Folklore)——例如我们倾向选择纸袋或是油耗较少的车辆,来符合心中的环保定义。但我们怎麽知道这些选择真的对环境比较友善呢?

就长远来看,每一个体所做的选择,对於社会、经济、环境都会造成影响,真正该思考的是,在这些互相影响的系统之下,什麽样的行为能够为环境带来正向的结果?

这时需要以「生命周期思考」(life cycle thinking)来评估。每一种物质都会经历从原料、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直至耗尽的生命周期,了解这些物质在其生命周期中会给自然环境带来什麽冲击,并观察它们对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影响——从中,我们便可以破除过去的许多迷思。

像是经常被谈论的生物可分解性(Biodegradability),这只是一种材料属性,并不等同於环保。事实上,绝大多数垃圾都是在垃圾掩埋场里进行分解,与自然环境的条件大不相同;垃圾在掩埋场中分解出的甲烷,对於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二氧化碳的25倍。因此即使有些产品声称是以「生物可分解性的原料」所制造,但只要它们最後的去处是垃圾掩埋场,就会对气候变迁产生影响。

Leyla并以现代家家户户必备的「冰箱」为例,从过去至今,冰箱的内容量被设计得愈来愈大,而冰箱愈大,人们愈容易购买过量的食物。据联合国统计,每年有13亿吨的食物被浪费——这不单单只是食物的浪费,还有用以生产这些食物的资源如土壤、灌溉、日光……等种种原应在自然环境中生生不息的资源。

在英国,97%的家庭都有一个热水壶,好随时可以喝杯热红茶,但一杯热茶需要多少水?65%的英国人承认,他们往往会煮超过一杯热茶的水量,而煮沸这些多余的水所耗费的能量,足以维持全英国的街灯亮一整晚。

再说到现代人欲罢不能的手机,现今全球约70亿人口,2012年全球卖出手机60亿支,同年被丢弃的手机是1﹒5亿支,其中只有11%被回收;而废手机中含有许多有价物质,包含金这种贵金属。Leyla指出,我们可以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让手机变得容易被拆解、回收、减轻重量,进而有助於维持生态系的永续平衡,同时不妨碍消费市场,「消费是最大的问题,而有效的设计正是最佳的解答之一。」

回到「纸袋比塑胶袋环保吗?」如果单纯比较一张纸和一片塑胶,纸当然比较环保;但如果将购物用的塑胶袋与厚纸袋相比,则纸袋较不耐用,而且使用比塑胶多数倍重量的制造原料,并不是更好的选项。这也就是说︰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率,决定了它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唯有回到问题的根本,将相互影响的层面以及商品的生命周期带入思考,才能得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