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伦 因食素而健康快乐

 图:王信文  文:刘晓颐  2019/11/25     6120


散文作家李欣伦,禅食慢味,素食,蔬食,平安禅,禅修

「吃素,当然是件很愉快的事。吃素一阵子後,你可能会发现气色变好、精神变好,从内心油然生起单纯的快乐。然而,渐渐地,你可能会发现吃素不太容易,尤其和朋友共食的时候,而这多少会影响你的心情。」中医家庭出身且重视养生的散文作家李欣伦说。

从2003年开始吃素,因缘是出於去了印度,亲身拥抱许多受病痛折磨的病童与老人,她曾亲临受难的生命现场,藉由与各国志工的互动中反思服务与奉献的意义,同时藉此探问生命的存在价值。回来後,毅然决定吃素。一开始她还有吃鱼,直到2004 年春天开始吃全素,坚持至今迄後。

淡味才是真味
李欣伦不但坚持吃素,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也都尽量选用未经加工的原味食物:「吃食物的原食不但健康,还有个好处:可以训练自己的舌头灵敏度,让舌头可以吃出食物的真实味道,甚至分出不同菜色所独有的特殊味道。」

她很喜欢宗哲和尚的料理故事《禅食慢味》,其中提到「淡味才是原味」、「舌头如果能够纯粹的话,味觉也能有青天白日朗朗爽爽的感受。」和尚们出家之前,日常所食与大众类似,常吃油炸物或加有浓厚酱料、调味料的食物,而出家之後,则餐餐吃得清淡,例如高丽菜、凉拌菜、味增汤;一开始想当然尔会不太适应,但是适应之後却能乐在其中,舌头也变得灵敏,能从原味中分辨天然真实的味道。她认为,这是吃原食所带来的良好回馈。

台湾有许多美味加工品,例如薯饼、丸子 ……等为李欣伦所偏好的轻食,她对加工食物并不排斥,但强调要注意这些加工食物的来源。她购买食品,都选择自己长期光顾且信任的有机食品或小农产品,尤其喜欢友善小农,因为即使可能会做一点加工,但来源皆在地食材,可令人信任。李欣伦认为,透过从中购买蔬菜或加工品,可帮助小农营生,甚而帮助当地生态恢复,让物种众生的栖息地不会受到破坏,是非常友善且具意义的概念。「在可以的情况下,我一定选择信赖在家附近的友善小农。」她说。

现在李欣伦在静宜大学开设有「饮食文学与生活美学」课程,学期中後,她即将在课堂上引导这个概念,并且让学生实践作业,例如连续3 天只吃素食,或为环境减碳而减少搭电梯,相信过程会相当有趣,让学生有所收获。

散文作家李欣伦,禅食慢味,素食,蔬食,平安禅,禅修

因荤素冲突,与人之间学会彼此谅解
她还记得,刚开始吃素的时候,身边大部分的朋友不是惊讶,就是总以开玩笑的方式调侃,他们总纳闷说,好端端地为什麽要吃素?不时戏笑调侃她,甚而会听到相关刺耳的话。面对这类玩笑,她有时愤怒,有时无奈,甚至,「那时刻的我不再觉得吃素是快乐的事。所以一开始为了避免朋友质问和无法同情理解的玩笑,每次聚会时我总是独自吃饱,然後再加入他们的饭後茶聚。」

某次她与朋友临时相约吃饭,朋友又表示不愿意陪她吃素,而她也不能放弃原则。为了要找彼此都能尽情用餐的餐厅,他们一起耗费许多时间,甚而绕了很多路,後来朋友在走累了的情况下,忍不住抱怨她吃素这件事,而好脾气的李欣伦,竟然突然间也遏止不住怒气,对她吼着:「我们一年才见一次面,这是多麽难得的事,你一年当中大概只吃这餐素食,为什麽就不能陪我吃一餐素食呢?」

事後彼此道歉。李欣伦忆及此事,笑说,「如此坦承彼此感受,经过摩擦碰撞而彼此理解,对於长远而更深刻的关系,我俩日後的关系是好的。虽然她因厌恶素食店的味道,後来还是不太愿意陪我去素食店,但她会细心地事先找好有提供素食餐点的餐厅。」对於这份贴心,心肠柔软的李欣伦倍加感念,总会快乐赴约,而彼此拥有一次又一次美好的相聚时光。

在国内,去到一家非素食餐厅表示自己需要素食餐时,几乎店员都会问道:「吃奶蛋吗?」再为素食者介绍适合的餐点。李欣伦过去曾有段时间吃奶蛋,婚後就很少吃了,原因说来莞薾:她的先生也是纯素食履行者,不吃奶蛋,李欣伦喜欢甜点,但每当她想吃蛋或牛奶的时候,先生就像布道家般地面带微笑,低声而恳切地说:「可怜的鸡,为了生蛋而受尽折磨……」「可怜的小牛没有妈妈的奶可喝……」而这招对慈悲的她而言很管用,脑海立刻会浮现一笼笼叠在一起的鸡,以及一群瘦弱小牛被迫与母亲分开的模样,吃奶蛋的慾望顿时消散。

一段时间没有吃蛋,有次在无意间吃到蛋,她竟感满口腥味。当时是早餐店老板一时疏忽,把蛋夹在她的三明治中。她本来还窃喜一下,对先生说:「这就是我命中注定的蛋了。」没想到咬了一口,竟然,「真能感觉其中曾经活生生、会跳动的生命残留的味道,接近羽毛、血、黏膜的气味充满了整个口腔,令我晕眩。原本想吃蛋想吃得不得了,但久未吃蛋的舌头早已无法承受蛋的味道。」

散文作家李欣伦,禅食慢味,素食,蔬食,平安禅,禅修要再度回去吃肉,几乎不太可能
坚持吃素,身边的朋友渐渐地知道并尊重李欣伦的饮食习惯,一起出游或参加婚宴也无须告知,他们几乎都会贴心地为她准备素食餐点。和不熟的朋友吃饭或是演讲邀约等,她也会事先告知对方自己是素食者,说:「若不方便,我可以自行打理。」原则上是不麻烦对方,但也不委屈自己。

刚开始为克服口腹之慾,诚然需要一番面对食物的天人交战,她最难忘的是一次与生鱼片的对峙;但过了那关後,她的经验是,之後的一切都变得很容易了,要再度回去吃肉,也变得几乎不太可能了。她在散文集《此身》中写道:「我始终将与口欲争战的这件事视为理所锻链意志的开端,这不是压抑欲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像,但很难说明的是,放弃某种不需要的欲望;或至少可以好整以暇地观察着它的形状、势力和重量,真的很不赖,好像自己被磨石剔得乾乾净净。」

本身是个快乐的素食者,她表示,很自然地也希望身边的朋友跟她一样健康、快乐,所以偶尔会带朋友去吃素食。许多朋友原先对素食没太大好感,那是因为没有吃到真正美味又多样的素食,因此和朋友碰面,她都会贴心地先上网寻找装置有设计感、种类多样又丰富的素食,例如韩式石锅拌饭、义大利面、义式焗烤、日式乌龙面这类充满异国情调的食物。於是,吃完的朋友往往又惊又喜,对素食的刻板印象开始改观,甚至他们日後也带朋友去吃素。

散文作家李欣伦,禅食慢味,素食,蔬食,平安禅,禅修「我想这是作为一位素食者最大的喜悦:不但自己受益,也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吃素的快乐,让他们知道,我们已经有这麽美味又营养的素食料理,实在不需要再吃肉。」李欣伦满足地说。

一开始吃素时,她比较激进,也比较会「勉强」朋友陪她吃素,偶尔会在不告知对方的情况下,主动带对方去素食店用餐,他们也只好在她的「温柔逼迫」下乖乖吃素。当时,她自认为是在做对他们有好处的事,尤其是面对热爱吃牛排、红肉的肉食朋友,她说自己的乐趣之一便是:「不告知对方然後就带对方进素食店,看他们面有难色地将健康的红萝卜和蔬菜吞下肚、那种食不知味的模样。(所以这些朋友後来都不找我吃饭了。)但现在,我学会尊重对方的饮食习惯,他吃他的牛肉面,我吃我的蔬菜潜艇堡,彼此互不说教、干涉,除非对方不排斥素食,我才会在事先询求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一起快乐地大啖鲜美的素食料理。我发现,这样的我更快乐也更自由,不再因对方的饮食习惯和冷嘲热讽而苦恼,真正地成为了快乐的素食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