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丈夫相」

 图:灵鹫山文献中心  编辑:刘湘吟  2018/3/20     7522


禅修,禅,平安禅,心道法师,灵鹫山,林丽芳导演,尊玛、尊玛,雪洞,药师佛如来本愿功德经,杰尊玛‧丹津‧葩默(Jetsunma,Tenzin,Palmo) 

※编按︰在看完林丽芳导演的《尊玛、尊玛:我和她们在喜马拉雅的夏天》之後,片中生活简朴、精进慈悲的安尼们(注︰安尼,指藏传佛教中的女性出家人)的故事在脑中盘旋许久,不由自主想起另一位慈悲、精进、真诚的安尼——《雪洞》一书的作者:杰尊玛•丹津•葩默(Jetsunma Tenzin Palmo)。杰尊玛是西方世界中最资深且闻名全球的藏传佛教比丘尼之一,英国籍的她,早年曾在海拔4100公尺的喜马拉雅山洞穴中闭关苦修12年,传奇般的洞穴闭关与清修生活,使她成为世界各地灵修女性的模范。

 

杰尊玛致力於倡导两性平权,巡回世界各地弘扬佛法,募集寺院道粮,为来自西藏和喜马拉雅山边境地区的年轻女性提供研习和修行的环境,於2014年成立非喜马拉雅山区的藏传尼众联盟,将其菩萨行扩大至照顾更多长年来为教界所忽略的女性修行人。


两年多前因缘际会曾参与两场由杰尊玛主讲的座谈,面对观众的提问,她也谈到了女性修行人的相关问题与挑战,如今读来仍发人深省,节录於下与读者分享︰


提问︰
法师是否认为这个世代是女人最好的修行世代?对於发愿以女身成佛的修行者,请法师给予一些建议。

 

禅修,禅,平安禅,心道法师,灵鹫山,林丽芳导演,尊玛、尊玛,雪洞,药师佛如来本愿功德经,杰尊玛‧丹津‧葩默(Jetsunma,Tenzin,Palmo)杰尊玛︰
我曾经在美国带美国人诵经,我们敲木鱼、用英文念经,念的是《药师佛如来本愿功德经》,药师佛发了十二大愿,其中有一愿是︰如果有女人现生遇到种种的苦,称念祂的名号,就能够超越这些苦,未来往生到药师佛的国土,那里「无有女人」……我们有四、五十个人在念经,大家都念得很大声,念到这一段的时候,突然一半以上的声音不见了,过了这一段,消失的那一半多的声音又出现了。结束之後我问大家︰刚刚是不是我听错了?是不是有一段,大家的声音好像突然间不见了?他们说︰对啊,念到那一段我们就不念了。为什麽?他们说,这一定不是佛说的,佛不会歧视女人。

 

当年佛在讲法的时候,有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祂讲法的对象是谁?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人。祂说生为女众有这样的苦,她要去面对,现实上她也的确有那些苦,不可否认,就算是现代,我们强调男女如何平等,现实生活里还是有一些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这些苦还是要去超越。

 

再就要问啦,你是怎麽认识你自己叫做男人或女人的?如果没有女人,哪来的男人?「彼国没有女人」,那就表示也没有男人。只因为听法的对象是着相的,众生是着相的,而佛要鼓励这些人来学法,祂如果说「彼国没有男人」,大家想一想,在那个时代,一定所有人都不来学法了。佛面对当下的情境,那样的文化、历史背景,祂说「彼国没有女人」,我觉得那是对众生的慈悲啊!因为祂了解众生实际面对的苦,修行之後往生到那个地方,才能够得到究竟的平等。所以请大家不要误解佛的意思。

 

十四世达赖喇嘛曾经有一次对我说︰「佛法现在已经交到女众的手上了。」这句话有它很长的历史脉络、社会文化的种种因缘。过去我们的经典都是男性写的,是写给男性看的,而现在已经是不同的时代,因为女众也受了教育、有更多的训练,各方面因缘都比较具足了,也开始可以发声,她们不再是被禁声的族群,重点在於女众的声音也可以出现了。当然我们也还有很长的一个历程要走。并不是什麽所谓的女众取代男众,而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其实,佛法是需要男众、女众,需要大家一起去发扬、传承的。

 

佛教的发展有其历史与文化背景,我想当初佛在讲法的时候,过去的祖师大德在讲法的时候,他是因应那个时代的人能够接受、能够理解的,然後做了那样的解释;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性,也就是众生的佛性是平等的,没有在家、出家的差别,当然也没有所谓男性、女性的差别,都是同等的。

 

成佛,我觉得那不是「相」的问题。到底是以男相成佛?还是以女相成佛?不是相的问题,是心的问题。所谓的「现大丈夫相」,这「大丈夫相」,依我的理解是在讲一种精神,一种面对境界的时候勇猛、无有恐怖、用智慧慈悲去突破问题,超越境界的考验——这就是「大丈夫」。任何一个人符合这样一种精神的成就,他就是佛的现前。所以不是在相上面来分别。但是众生着相,会在相上面起分别心。

 

我也在藏传佛教里推广男女平等,可以说在这方面是很积极地在努力。2015年开始,藏传佛教白教的大宝法王也讲到,他要开始来复兴女众比丘尼的僧团,这是很了不起的,在那样的环境背景下,他愿意站出来带头去推动这件事,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得到大众的肯定。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他的四肢或身体上有一些残缺,他要走路、行动就会有种种障碍和困难,所以一定要健全起来。佛法的发扬、传承也是如此,唯有四众健全,佛法才能够长久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