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鹫山纽约禅修中心的非传统灵修
图:灵鹫山佛教教团 文:Sophia Chen
2019/12/23
6978
在提倡健康生活越来越普遍的现在,「放松」和「冥想」对於美国都会男女来说,不是什麽陌生的字眼。许多文青潮人除了透过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来改善健康外,也投入运动和冥想什麽陌生的字眼。许多文青潮人除了透过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来改善健康外,也投入运动和冥想一波流行,我想这从曼哈顿60 街街道上踏进灵鹫山纽约道场的人们身上,得以验证。
说来也妙,灵鹫山在纽约的禅修中心,常常有人路过就会进来拜访,想了解这是一个什麽样的地方。这对我来说是十分难以理解的。纽约客虽然好奇心重,对所有事物都持开放态度,但始终秉持着「我做我的,你活你的」的生存方式。没有人比纽约客更懂井水不犯河水该如何执行,也没有人比纽约客能体会在这种社会相处模式下做自己的自由,而这样的纽约客,除非清楚知道自己有需要探访的意愿,否则不会踏出这一步来了解。
为异地工作者找到「社群」
然而像灵鹫山这样的有缘之地,即使冥冥之中有缘分牵引,也可能碰到像我这样难对付的纽约客。或许是因为成长环境使然,我对制度性宗教与组织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与宗教接触与了解的同时,常排斥更进一步的参与,更害怕思维受到局限,但我却因对禅修中心推出的刺绣课有兴趣,只能对这段缘份投降。这个际会,也吸引了一些其他可能对禅修没有接触的有缘人。
灵鹫山纽约禅修中心的刺绣课更像是一个集会或工作坊。老师提供模板、工具和材料,大家依照老师的模板及针法,照自己的步调绣起来。刺绣的入门门槛不高,连我们的刺绣老师都是看网上的影片自学的,参加的学员当然也不拘束,还能不时交流一下闲话。有趣的是,我在这些刺绣课上认识的人,都不知道他们踏入了禅修中心,但都在这个空间中静下了心。
在一次的刺绣课,我遇到了一些当地的高中老师。老师们趁着暑假聚聚,做些平常行程忙碌时做不了的活动。他们从友人口中得知有刺绣的活动,就相约一起见面。大家一针一线地绣出木棉花,同时还话家常交交朋友,也纾解了工作和家庭琐事带来的压力、抱怨和负面情绪。身心放松了,心情也平静了。
还有一次的刺绣课来了一组联合国环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的实习生。那天的课有澳大利亚的社群帮忙宣传,这些实习生就跟着来自澳大利亚的同事一起来上课。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印度、芬兰、乌克兰,为了工作来到纽约,有的已经多年未回家,但都初到纽约两个月。问他们是否已习惯纽约,他们倒是还觉得很新鲜,但这个陌生的城市也不免让他们有些不安。又因为平常上班太累,下班後都只能待在家里,刺绣课让他们下班有个地方去、可以认识朋友、有些小小的成就感,还可以从工作中的状态静下来。现在想想,这些实习生会在纽约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个月,禅修中心成为他们找到「社群」的地方,也是帮助不小。
不提修行 以休憩活动结缘
像这样似乎与传统定义上的灵修无关,但一样为大家带来些许休憩的活动,灵鹫山纽约的禅修中心还有推出许多。9月的画展「FairytalesCallicoon(来自Callicoon 的童话)」就是其中一个。藉由展出画家Vicky Chu 的作品,将Vicky 在纽约上州小镇Callicoon 的森林奇遇分享给大家。参观的人们除了研究画作的色彩,还猜测画中的「精灵」们是什麽生物,在讨论中想像Vicky 於森林作画时的感受,也对互相产生多一分了解。
最具意义的,还是一年一度的「Poetry Slam for Peace(和平诗歌大满贯)」。今年的活动已是第六届,是灵鹫山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国际非政府组织「爱与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 为庆祝联合国订定的9 月21 日国际和平日所举行的。今年与孕育Nuyorican 艺术运动的非营利组织 Nuyorican Poets Cafe 合作,让诗人们在禅修中心朗诵创作,透过语言表达个人与青年族群渴望和平的心声,营造平等共享的氛围,鼓励人们交流团结。相信观众们被赋予了片刻的宁静及力量,能够继续在纽约生活下去,也为和平努力。
说实在,我会进一步参与灵鹫山的其他活动,原因也和那些联合国的实习生差不多。灵鹫山纽约的禅修中心,透过多元的活动课程,甚至不提到修行或任何严肃的字眼,反而吸引到更多不同背景相异的人前来结缘。结缘的人也受益良多,在纽约忙碌的生活中休息、放松,找到一种归属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