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2017年最受注目的台湾电影,绝不能忽略《大佛普拉斯》和《血观音》(注︰普拉斯是英文Plus的音译。因这部剧情长片是由之前导演的短片《大佛》衍生而来,因此取名《大佛普拉斯》,以与前作做区别),月前落幕的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这两部电影都入围多项并斩获数项大奖。由於这两部电影的片名不是「佛」就是「观音」,身为一名佛弟子,又是一个电影爱好者,怎能错过这样两部「神片」?日前先後到电影院观看。看完之後,真是令人沉默许久,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两位导演(杨雅喆、黄信尧)有社运、拍纪录片的背景,所以这两部电影很难得地不是那麽商业性、娱乐性,而具有浓厚的社会性;内容和我们所生活的台湾社会息息相关,媒体上常看到的什麽政商勾结、利益输送、白手套、洗钱、人头帐户、金权恶斗、情色肉欲、离奇命案……等词汇,在电影里演给你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看似荒诞的剧情,光鲜美好表相下的腐臭罪恶……令人看得怵目惊心,也令人心头沉重。
只要是台湾人,即使不是那些腐败权(力)利(益)圈中的人,我们也知道,这些事情并非虚构。它们真实存在着,至今。我们,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无奈,不得不下意识地彷若视而不见。
社会视角、追求正义、人道主义,是这两部电影最令人激赏的内里和品质。而更难能可贵的是,不以商业利益为主要考量的这样类型的电影(电影是娱乐产业,这是现实),在影像叙事风格、表现形式、美学上也都有新的突破和可喜的呈现,观众不必为它们非娱乐的主旨而买单无趣的影片——这是两部「很好看」的电影。因为这两个因素,走出电影院之後,我都有想哭的感觉。
感动。
这是两部会令人一直记住的台湾电影。
虽然这两片都不能说是令人愉快的作品,因为批判的力道太强、情感太浓重、想说的话太真切,但有一种别样的力透纸背、直戳真相後的畅快——
我想,很多人都憋了太久了。
勇於面对真实、面对真相,才可能解决问题、改善现况。
再说说两片中宗教指渉的部分。
台湾是个宗教自由、大部分人有宗教信仰和宗教情怀的地方。在台湾社会里,佛、观音不只是佛教概念里的圣者,而是融合儒、释、道三教的泛民间信仰中共同礼敬的觉者、圣者。
《大佛普拉斯》里的大佛像,和《血观音》里断臂的观音像,不约而同成为电影中不时出现的重要隐喻,蕴涵了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丰富复杂内涵……这是两片的一大共同处。
两片的导演,明显地都具有宗教情怀,片名直接指涉、电影情节中重点出现还不够,《血观音》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弥陀乡」;《大佛普拉斯》里,那个来历神秘、整天骑着脚踏车在村子里逛来逛去的流浪汉名叫「释迦」……这些有点孩子气的设计,令人莞尔。
只是,在片中,两位导演到底想藉着「大佛」和「观音」,告诉观众什麽呢?
这一点真是讳莫如深了。也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我作为一名观众而言,是没明显地感知出来。
《血观音》中,古董文物观音像成了社会政商上层人士之间送礼物拉关系的风雅之物——这,岂是观音之意?
观音却为何断臂了?也在近结尾时才揭晓︰原来,那也是人为的——连要巧妙委婉地说些不便在枱面上明说的话,都可以利用工具(观音像)来表达。人啊人,机关算尽,关观音什麽事?
《大佛普拉斯》中,佛像铸造厂里,大佛低眉微笑无语静对一切(除了片尾那含意既暧昧又深远的敲击声),不管是虚伪、罪恶或卑微、真诚。
起心动念造作种种因果的是人,关佛什麽事?与其说佛在看人,不如说人在看佛。也不是看佛,更多的是忖度,是起心动念为自己的利益算计着,想做种种利益交换……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这麽直说过了。以色相呈现的佛、观音,终究是人的作为,人心的投射。
当手腕高明游走政商名流之间、为了脱罪甚至可以害死女儿的厚黑高手棠夫人竟然还能腆着脸说︰「爱,是这世上最重要的事」时,确实令人作恶、毛骨悚然,但,岂能因为如此,轻贱「爱」?
人藉着神佛之名,造作许多恶业,又岂能因为如此,把佛、观音一竿子打翻?
片中的佛和观音要告诉我们什麽呢?
我想,这并不是这两片所要探讨的。
而我看到的是,即使说不清、道不明,佛和观音这似乎「无」又似乎「有」的概念和象徵,已经深存於我们的社会里,在许多人心中(包括这两位导演)。
这是一颗种子。种子将来会如何发芽、成长,如何一步步更趋近生命深层对善、正向、光明的向往,对慈悲与智慧的高层灵性境界的追求……
这,恐怕是生生世世的功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