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坐中体悟 散开一切念头攀执

 图:沈仲怡  文:香港学员 夏婉玲  2018/6/21     5625


禅修  坐中体悟 散开一切念头攀执,坐禅,禅关,心道法师,妄念,收摄,寂静修,春安居

2017春居禅关, 圆满香解关那刻生起沉痛的离别感。那刻不懂,往後几个月,我经历了朋友们的死亡和老病後才懂,原来是要我深刻体悟人生的老、病、死。出发往2018春居禅关前一夜,突然生起一种沉重的「一去不返」感觉。

每次来禅关都只想「彻底打破、修正、前行、再腾跃」,但今年上山前,我告诉自己只做两件事:一、不作思惟,包括所谓的参悟(这都是自我的知见概念),二、快乐自在地享受关中过程。春安居前一段时间,我病了,腿也受伤了,所以这次是带病入关,刚到山上,身体仍较差,人在生病时是最清明的,因为已无多余力气去想、追、抓一切。因此「与病同坐」未尝不好,我对自己说全然放松,身心在坐中松软如一堆无骨的肉,就这样过了两三天,开始日复一日越见清爽,人生亦如此,身心在极度高压下,释怀是唯一复康的方法。

心道师父的寂静修禅法,我从坐中体悟到,第一到第三步是个有形物,令心能安住、依止於此;第四步则是个无形的依止—用无形相的虚空万有之声去缚住一个有形相在听的我,缚住它与「真心」、「空性」相遇,相遇後再无「二心」,只有「真心」。所以别把无形相的万有之声当作有形相的来听,误把冯京作马凉终难与真心相遇,师父的禅重点在松,越松越易切入,身心越紧越想抓,反而“求不得”,坐中曾有经验,越松越不思惟,心就像给一个真空吸管一下子吸到空里。

这次禅关,对於「心」和「空」了解较透。曾在某清晨第一支六十分钟坐香,我如是专注於四步,当第二步,已达清明了知状态,继续听,往後悠然生起一种难以形容的大自在舒泰—那不是狂喜,也不是做作的喜悦,不热不凉的舒泰…这里的状态也难以形容,只能借师父一句话来形容:空旷、极明亮、纯静、清明的觉知。那刻,我自然生起一个会心微笑。然後有一个疑问,我没做过什麽,也没思惟;这里真的什麽都没有,没影像,没声音,没念头,但我何来如此舒泰?当下,我告诉自己不用想,真心稍後会告知。如此,我又再清明地听,不久下坐钟便响起。

禅修  坐中体悟 散开一切念头攀执,坐禅,禅关,心道法师,妄念,收摄,寂静修,春安居回想起来,2017年春安居禅关,已到达如此清明状态,只是当时我觉得这太容易,而这次也确实太简单(只有空旷、清明、宁静),所以我想前面还有一段路要走。2017年我错过了,2018年我明白了。根本已抵,何来再有路要走?可是,这不是终结而是开始,不须用力,真心会一直引领行於绵绵无尽的路上—真心呈现,引领向前。

妄念攀执并非洪水猛兽,坐中体悟,这全都是心的一部份,没有什麽可怕、非殆尽不可。它就像金炉昇起的香烟,幽幽地生起,又缓缓优雅地散开,燃尽无烟生,不留痕迹—生生灭灭,不生不灭,无生无灭,都是如此优雅自在。念头旣可恶又可爱,看你怎看和如何处理,我是了知它而让它过,禅修中和生活中亦只如此。

禅法都只是个方法令我们「明白」,明白了就不要固执方法,「明白」的目的是什麽?让我们从懂至行,生到熟,熟成习惯去松软,拆解、散开一切念头攀执。

从前,每趟禅关中,我都把心收摄得很紧,不外放,只专注於「心」和「道」上。今年春居,身心放得很松,如日常生活一样,反而体悟更多更深。禅本来就是不做作,自然自在、活泼的,然而没有前几年的紧,那有今天的松去享受。

前几年曾有疑惑,关中很好,但下山後难延续,是因为禅关对外封闭因而形成短暂的宁静吗?今年明白了,这无非是想得太多,听(觉知)得太少,心识是很顽固的,外境一来什麽都忘掉,只剩妄念攀执,这令我联想到禅修和中医治疗很像—要对中医治疗、主诊医师有信心,有足够时间接受治疗,不怕麻烦煎药服用,按主诊医师指示作息定时,劳逸适中, 饮食有节。

2018春安居精进禅廿一 第二七、三七香港学员 夏婉玲

禅修  坐中体悟 散开一切念头攀执,坐禅,禅关,心道法师,妄念,收摄,寂静修,春安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