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歧视的修行路—记电影《幸福绿皮书》

 图:Andy Fu  文:刘湘吟  2019/3/7     5654


幸福绿皮书,修行,生命,歧视,机会教育,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友善

说到歧视,您会想到什麽?

歧视,是某一群人对另一群人不公平、无理&无礼的对待,某一群人基於某种(通常是莫名其妙却又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看不起、轻视另一群人,并损害其利益和权利。

歧视有很多种,大者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身体伤残歧视,小到因人与人的不同而产生的许多差异和导致的各种成见(如年龄、体型、穿着、喜好、表达方式……等)。

成见、歧视总是负面的,它们没有任何正能量或正向功能,总是带来对立、误解、冲突、伤害和争战。

鸦片战争後积弱的中国,公园门口一句「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歧视语言,刺痛了无数华人的心,非得大银幕上李小龙一声高啸、一脚大力踢破「东亚病夫」牌匾,方能解无数中国人胸中一口恶气、闷气,就可知,歧视是如何伤人,又伤人之深。因此,历来各大宗教都倡导并力行尊重、包容、博爱,唯有如此,人间才不会愈来愈像地狱,而是一步一步更趋近天堂。虽然成见或歧视或许很难有完全消弭的一天,因为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持续走在不断修正、学习、向上、向善的路上,就是生命的意义,就是「修行」。

成见、歧视不是不治之症
比起许多因宗教冲突、种族问题而纷扰争战不休的地区,台湾应该说是相当幸运的;主要由移民组成的台湾社会,随移民而带来了温厚的儒释道文化,加上本地与自然共好的原住民文化,使宝岛台湾有着超强的包容力、融合力;当然不能说没有成见或歧视,但程度上来说是不那麽严重的。

但即使是台湾,也还是有成见和歧视。着名的这个例子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如果有人说,「我的一个外国朋友……」大家心里浮现的那个「老外」通常是白种人,几乎不会是黑种人或其他黄种人。当然,在这个例子被广而传之後,许多人也慢慢修正了心里的那个既定图像——是的,成见或歧视不是不治之症,它是可以藉由察觉、学习而改变的。

最大规模的歧视,或许就是种族歧视了。在美国和许多国家、地区,它至今仍存在着,虽然法律上已经禁止,所有白种人都矢口否认自己是种族歧视者,但仍以「微歧视」的形式迂回地存在着。我所知道的台北一个家庭,两三年前父母带着念高中的子女到美国单车旅行,就遇到有种族歧视的餐厅服务员(当然不是公然的歧视,而是那种不明显、但你一定感受得到的微歧视),开明的父亲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教育」时机,和儿女们一起讨论、观察,让孩子体验在台湾难以经历的种族歧视是怎麽一回事……

2019年开春,以种族歧视为主题的美国电影《幸福绿皮书》(Green Book)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它不但获得第76届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剧本奖,还风光拿下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三项大奖。

这部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1962年——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 )博士发表着名的〈 I have a dream〉演讲的前一年,种族歧视之风甚嚣尘上;在那个年代,公车上黑人和白人不能坐在一起,连上厕所也有规定,很多地方都规定黑人不能进入,很多地方,白人可以不友善地对待黑人,嘲笑、谩骂甚至殴打都如家常便饭。

本片片名“Green Book",事实上真有这麽一本绿皮书,全名是「黑人司机绿皮书」(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内容详列全美国对黑人友善的旅馆、餐厅、加油站……等据点。这本书於1936 年由维多葛林(Victor Green)出版,在各地加油站贩售,它持续发行了 30 年,每年可卖出 15,000 本……“Green Book"的存在令人心酸,表面上看,这是方便出门旅行的黑人朋友的「友善」绿皮书,实则清晰无比地反映了坚硬如铁的种族歧视。

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位优秀的黑人钢琴家要巡回美国演出,特别是还要深入保守的、种族歧视更为严重而坚固的南方。而即使是受邀前去演出,就在几年前(1956年),着名的黑人音乐人纳京高(Nat King Cole)在阿拉巴马州的演奏会中还是遭到殴打……因此,为了使此行尽可能地一切顺利,钢琴家聘请一位在酒吧工作的义大利裔白人(绰号「大嘴Tony」)为此次巡回旅程的司机。大嘴Tony个性大剌剌,教育程度不高,说话怂搁有力,但很爱家,也有出色的危机处理能力。和无数白人一样,他原本也有不由分说的种族歧视(家中请了黑人工人来做工,他在厨房看见黑人工人用过的玻璃杯,把它们丢进垃圾桶;一开始他也不愿意为钢琴家提行李),但为了养家活口,还是决定接下这份工作。

尊重差异、接受不同,是一生的功课
在两个月的朝夕相处中(电影里钢琴家的这次巡回演出为时两个月,但真人真事的版本是一年半),原本南辕北辙、不同世界的两个人,从一开始的距离感、不解甚至对立,一点一滴变得亲近、理解、彼此欣赏、成为朋友……这整个过程,影片的呈现非常流畅、精准,美好乐音的穿插和贯穿全片的幽默逗趣,都使这部电影十分可口、令人愉悦。

在这部堪称「公路电影」的影片中,美国从北到南的大山大水、壮丽景致似乎不是影片要呈现的重点,随着钢琴家所遭受的一连串不公平对待(包括︰只能住对黑人友善的低廉旅馆;只能去对黑人友善的餐厅吃饭;西装店拒绝让他试穿;警察的轻蔑、刻意刁难;以及虽然是应邀前来演奏的贵宾,却因他是黑人,不能在屋里的洗手间方便,只能去外面的茅坑解手,也不能在即将演奏的餐厅里用餐……)心头不得不沉重起来。试想︰连社经文化地位如此之高的出色钢琴家都遭受如此对待,那99%以上的其他黑人呢?……令人不忍细思。

但作为美国娱乐片,它尽可能用精准的技术(如人物塑造、演员表现、流畅的运镜与叙事、幽默的剧情、逗趣的对白……等,以及当然必然一定是的——温馨美好感人大团圆结局),来冲淡这份理应沉重的感受,让观众们在哈哈笑的愉悦中、在边看电影边吃爆米花的轻快随意中,去看一部主题是关於「种族歧视」的电影。

坦白说,这种娱乐至上的精神,让我在看完电影後,感觉蛮不是滋味。

是不是,所有严肃的事情,都适合用娱乐的方式表现?

是的,大家都喜欢轻松、愉快,都喜欢笑,但有时候,对於一个深刻的、重大的议题,这样去表现,对当事人而言,可能是适得其反——一句话,就是「被消费了」。

这可以解释,为什麽在76届金球奖颁奖典礼中宣布《幸福绿皮书》拿下三项大奖、可说是最风光的赢家时,却传出电影圈的一些黑人同业人员并不认同这个结果,「这部电影把美国种族歧视问题处理得太粗糙、浮於表面了。」

说实话,我这个黄种人也有同感。

但除去「消费种族歧视议题」的疑虑,在技术层面,这部电影是一部具水准之作,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而且我也记得一些打动我的片段。譬如,明知深入美国南方的巡回演出之行必然不好过,为什麽钢琴家还自己主动要求离开舒适圈去找罪受?——因为,他深知,要改变人,除了才能,更需要勇气。

这份勇气,令人敬佩。

譬如,当钢琴家因同性恋行为被警察局逮捕时(黑人+同性恋=享有双重歧视。唉!)大嘴Tony去营救。大嘴Tony没有因此歧视钢琴家,他说︰「我在夜总会混了一辈子,我知道,社会有时候是很复杂的……」这份真诚的理解、接纳,让人感动。大嘴Tony没有读过什麽书,表达不很精准,我想他真正想说的应该是︰「这个世界,人和人有些地方是不一样、不同的。不应该因为这些『不同』而被歧视、受欺负」。

但愿,许许多多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们,不是在消费这个严肃、沉重的议题,而是藉由这部虽然是温馨幽默可口的娱乐电影,又一次去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种种成见、歧视,并使它们愈来愈少……

我愿意这麽相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