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观哲学的无我观

 图:沈仲怡  文:刘湘吟  2019/4/15     6665


龙树菩萨,中观,大乘佛教思想,如梦幻泡影,世俗谛,中道,五蕴,般若经,自我、无我与轮回

「空」,并不是指不存在,「大乘佛教般若经里的中观思想,为什麽说一切法空?因万物皆依因待缘而生起、灭去,因此都无自性。空,就是指无自性。」而什麽是「自性」呢?「性」在梵文中是「存在」的意思,指固有的本性,「自性指的是依自身而有、不依恃他者、常住不变的体性或存在(譬如上帝)。」

2018年11月19日,阳明大学心哲所「自我、无我与轮回」课程邀请到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华大学教授何建兴讲述「佛教中观哲学的无我观」。何建兴老师是印度德里大学哲学博士,专长研究领域为佛教知识论与逻辑、印度大乘佛学、宗教哲学、印度教研究,早年研究印度佛教知识论、逻辑与语言哲学,近年则偏向中国佛教三论宗、中观学统。

「空」才能承受种种因缘
龙树尊者(公元150~250)被视为大乘中观学派的建立者,他的空性思想可以说构成了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础,因此,要理解佛教的「无我」哲学,少不得要对中观学派有所了解。

中观学派的「空」论有两个意涵︰一是指无自性空,一是指空幻不实。「万物因无自性、缺乏一个独立不变、稳固的存在,因此是空幻、不实在的。」何建兴说︰「不过现代许多学者讲中观并不常讲『空』,因为现代人不喜欢这种思想。」

「不实」意指「不是实在的」,在哲学语言中,这是单纯否定,并没有肯定它「完全不存在」。哲学中的否定有两种,一种是单纯否定,一种是否定加某种肯定。「不实」并不等同於虚假的,「是介於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如幻似化。」

「缘起性空」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中心,「龙树认为,唯有『空』的事物才能变化、承受种种因缘,才能与其他事物互动。」龙树广义地理解事物之间的缘起关系,包括前後因果、同时依恃、整体与部分、概念依恃、认识……等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甚至相反的,像存在依恃与概念依恃,以父子关系为例,在存在依恃中是先有爸爸、爸爸生儿子;而概念依恃中却是先有了儿子、那个男人才成为(被称为)爸爸。

在中观思想中,「这个世界(包括外在世界与内在心灵)某个程度而言是概念分别的结果。(此论与英美哲学中的反实在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万物并不独立於我们的思想、语言之外。)而如果有终极真实的存在,是超越概念、语言的。」

很多人误解大乘佛教里的「空」义,万法皆空,是说万事万物都不存在?明明就存在啊!……其实,「空」并不是指虚无、不存在,「空」的事物仍然具有种种相状与作用,只是因无自性而都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是存在的,并不是像兔角(独角兽)般是不存在的动物。

佛陀从世俗谛(世俗认为存在的事物、语言,以及语言可以表达的)的层面说有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从胜义谛(不可言说、言亡虑绝的法性或诸法实相)的层面,则说万事万物都是空的(依因待缘而生起灭去,无自性)、不生不灭的。

不落两边,行於中道
在初期佛教时期,曾经有第一与第二无我论证,结论是「色身不是『我』」,「感受不是『我』」,「受、想、行、识亦然,也都不是『我』」。及至龙树的「无我」思想,有以下四点︰

(一)「人」是一个整体,「五蕴」是部分。人由五蕴构成。否定人有不变化、独立、具主宰性的「我」或灵魂(如果有,这样的「我」可说是一种自性)。
(二)虽然「无我」,但佛陀与人们仍可自称「我」,「这是依恃五蕴的特殊组合与前後因果关系所成立的假名我。也就是身心相续流,亦即无自性的『我』。」
(三)「假名我」与「五蕴」相互依恃,二者非一非异(不是同一个,也不是不同的东西)。
(四)现在的假名我与过去的假名我的关系是︰前後相续、非一非异、非断(灭)非(恒)常。

《中论》〈观本住品〉-2(注︰本住即「我」之意)〔9.3〕︰「如果说先於见闻觉知、苦乐感受等心识作用,有『我』的存在,这个『我』如何能被认识与确认?」〔9.4〕「如离开这些心识作用有『我』的存在,则这些心识作用也可离开『我』而独立存在。」

〈观法品〉〔18.1〕「如果『我』等於五蕴,即有生灭;如果『我』别异於五蕴,它将不具有五蕴相(注︰相,指特徵)。」

〈观邪见品〉-2〔27.8〕「『我』既不别异於五蕴,也不同一於五蕴(既非别异,也非同一)。」〔27.13-14〕「我於过去世存在,或不存在,皆是或双非,都不对。我将於未来世存在,将不存在等等,这些见解也和过去世一样。」

《中论》着名的「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龙树认为,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皆是边见,不应执着;应不落两边,行於中道。

对此亦有学者言︰「中」本身也不应执着。它是没有立场的立场。龙树也曾在着作中说︰「我没有任何主张。」又有学者诠释说︰龙树是说,对於自性的存在,他没有任何主张。因为,「万法皆空」说到底,也是一种主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