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分析哲学遇到佛学(上)

 图:insspirito  文:刘湘吟  2018/12/13     5651


哲学研究,东方的佛学,国立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自我、无我与轮回,王文方,龙树(Nāgārjuna)

当一名受过西方哲学训练的分析哲学研究者遇到东方的佛学,会发生什麽事?2018年10月22、29日,国立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的「自我、无我与轮回」课程中,阳明大学心智哲学研究所教授王文方以谦逊的〈一个分析哲学家所(错误?)理解的一丁点佛学〉为题,将自己这几年来对於佛学的理解,结合分析哲学所长,做一番探讨与分享。

佛教的传承发展,历经原始佛教期间——指佛陀在世及涅盘後的百年(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250年)。之後印度佛教衍生出十几二十个派别,即进入部派佛教时期(约公元前250年~公元1200年),在斯里兰卡及东南亚则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约公元前250年~公元1300年)。公元100年大乘佛教兴起,在东亚也有天台、日莲、净土、禅宗等大乘传承。以及金刚乘佛教时期(在印度是公元500年起,公元700年亦传播到斯里兰卡、东南亚及中亚,公元800年传播到东亚)。

「无我」并不否认自我意识
众所周知,《心经》是佛教中相当重要的一部经典,揭露了「空论」的想法,而阐释《心经》空论思想的主要有两个宗派——中观和瑜伽(後来称为唯识)。中观即始於龙树(约公元150-~200年),瑜伽学派则始於世亲(公元320~400年)和无着兄弟。

「印度佛教哲学从部派时期开始就存在着许多意见不同的哲学教派,但『无我观』似乎是所有不同的印度佛教哲学教派(包括原始佛教)的共同思想。」王文方说︰「印度佛教哲学中的『无我观』,不只是一种要人放弃自我本位或自利念头的道德教条,更重要的是一种本体论上的看法。」

有别於佛陀之前就已经流行的印度教「有我观」,印度佛教哲学的无我思想认为:一个常住的自我或常住的灵魂其实是不存在的。这个「无我」的看法并不否认人类个体的存在,也不否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意识」,「这个想法真正否认的事物是:被一般人认为是在人的一生中(或永无止境的轮回中)始终持续存在(常住)、并构成一个人之所以是那个人的事物。」

在大乘佛教时期,龙树(Nāgārjuna)是佛教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着作《中论》中提出的「空论」,几乎可说是後世佛教般若思想的根源,有龙树佛陀、第二释迦之称。

在佛陀(公元前563~公元前483年)之前,西元前12世纪到西元前6世纪,印度思想主要受到四《吠陀》的影响,四《吠陀》奠定了正统印度教的内容:至高的梵天上帝(Brahman)、个别的自我(atman)、轮回(samsara)和涅盘(nirvana)。

而创立教教的佛陀则以四圣谛来解释生命和世间法则︰苦(一切负面的情绪)、集(苦的来源,想要的和不要的)、灭(预测。了解苦的来源即可能解脱)、道(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八正道可使人解脱负面情绪)。

什麽是「正见」?人对这个世界其实有很多无知、错误的看法,也就是「无明」;这无明是什麽?「来自於我们对世间事物会产生依附(想要)或厌恶(不要)的情绪,这是因为我们相信世间有什麽事物是不变的,也有一个『我』是一直不变的。但事实上,诸法因缘生灭,无常,『我』也不存在。」

「无我」的四个论证
作为分析哲学研究者,王文方想问:在印度的佛教经典中,是否能够找到好的理由和论证,去支持这个重要而又有重大影响力的本体论看法呢?他的答案是「有的」。在他目前的研究中,「我认为我们在印度佛教经典里至少可以找到四个不同的论证去支持『无我观』。」

第一,诉诸直接的经验或内在体验。「我们所观察或体验到的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没有观察或体验到任何常住的事物,更没有观察或体验到任何常住的我。」《杂阿含经》开头就说:「如是观(色、)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从佛教的观点看,不但我们的身体(色)、感觉(受)、知觉与想像(想)、心理活动(行)、各种意识经验(识)都是变动不居的,其他世间万物也莫不是如此,因此,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或任何常住不变的事物存在。

王文方说︰「这种论证没有『常住我』的方式,十分类似於英国经验论者休谟(D. Hume)的方式。」对休谟来说,观察和内省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唯二可能知识来源,但「常住的自我」却是我们无论观察多久都观察不到、也内省不到的事物,休谟说︰「如果我们内省我们自己,最多只会发觉一连串不断变动的知觉在流动着。」

第二,诉诸莱布尼兹(Leibniz's law)定律。「对於任何的x和y来说,如果它们是同一个事物,那麽,它们就会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如果它们至少有一个性质不同,那麽,它们就不会是同一个事物」。因此,任何两个时间点上的「我」皆不等同。

又譬如说,昨天的你比今天的你重了10克,昨天的你就不是今天的你。如果说只差一点点、可以视为同一个,那麽秃头和有一根头发的人只差一根头发,所以可视为同一;一根头发的人和两根头发的人只差一根头发,可视为同一……这样论证下去,就会导出「有十万根头发的人等於秃头」的错误论证。在哲学分析上,论证错误即表示假设(前提)错误,因此只要有一点点差异,都不能视为同一个。

龙树所着的《中论》共27章,每章有数首四言诗偈,《中论》XXVII.3-4(即指第27章第3、4首诗):「过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过去世中我,不作今世我。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若当离於身,何处别有我。」——这两首诗偈,可视为运用莱布尼兹理论论证「无我」。

第三,诉诸於堆垛(Sorites)理论,去论证任何两个稍有差异的「我」皆不等同。

《心经》起始便述︰「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五蕴」指的是︰色(身体)、受(情感)、想(知觉)、行(心理形成)、识(意识),是作为一个人的先决条件,而且光有五蕴还不够,还必须适当地结合在一起,就如同把一辆汽车分解成一堆零件,不能说这一堆零件就是一辆汽车,还必须适当地组合起来、产生汽车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叫做汽车。王教授援引《那先比丘经》(注︰Priest在〈forthcoming, section 1.4.2〉中的一段说法),此经作於公元前1~2世纪,东晋时译为汉文,译者不详,内容叙述印度比丘那先与米兰王(公元前155~130年希腊及印度的统治者)的问答,内容也提及类似的思想︰人有五脏六腑等器官,那是作为一个人的先决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五脏六腑器官聚在一起就是「我」。

第四,诉诸於特殊组合问题(奥坎剃刀理论)。西方分析形上学中所谓「部分整体学」(mereology)里被称为「特殊组合问题」(special composition question, SCQ)所关心的问题是︰在什麽情况或条件下,数个事物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具有部分的事物?其中一个被称为「虚无论」的主张,与佛教中的「论」藏——阿毘达磨(Abhidharma)有类似的形上学看法。虚无论认为,这个世界里只有原子才是真正存在的,「无论在什麽情况或条件下,数个原子都不会组成一个新的事物」。

「对虚无论者和阿毘达磨哲学家来说,组合只是一个幻象,是我们心灵或(与)语言的建构,是概念投射的结果,是世俗谛的看法。从世界的真实面和究竟面来说,这个世界只有原子,没有其他东西,没有自我,更没有常住的自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