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耳识,也不在意识

 图:sunya  口述:果妙法师  采访整理:张育宁  2016/4/1     7071


灵鹫山 心道法师 平安禅 耳根法门

心道法师和耳根法门

 
引言:心开放才能有所交流,让沟通从用心倾听开始,清净耳根,找回本心,心宁静,世界就和平了。
 
经典记载,楞严会上,在廿四位修学者提出自己修行方法入门的报告後,观世音菩萨在最後向佛陀及与会大众说明了自己的修行方法:「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於时有佛,出现於世,名观世音。我於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於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说明耳根圆通的法门精髓。

佛问文殊师利菩萨,25种法门中,在娑婆世界以哪一种方便法门,最容易修持成就?文殊师利菩萨言:「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点出耳根圆通法门,最适合众生的根基,最容易入手修成。因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佛陀在住世也是以声名文句来转法轮。

初於闻中 入流亡所

修持耳根圆通的法门,是从闻性中去觉悟我们的自性。心道法师在塚间苦修,修持「默照禅」及「聆听寂静」而证悟,之後归纳出「平安禅」四步骤传授耳根圆通的法门。其中聆听寂静「听没有」与「初於闻中 入流亡所」的精义相呼应。

「初於闻中」,这「闻中」二个字,不是耳识之中,亦不是意识之中;而是不生不灭的闻性。耳根的「闻性」,是一直在,耳根,一向在听,例如即使我们睡觉也是在听,所以会被声音吵醒,如果说睡觉时没有在听,那麽我们应该不会有被吵醒的状况。声音的大小有无,是声尘的变化,但是闻性不会随着变化,不因任何因缘生灭变化而生灭有无,是我们耳根的闻性让我们知道声音的大小有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耳叫闻性,六根根性是我们的真如本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入流亡所」:在聆听时把身心性命完全放在「听」上,听「无」,进入闻性之流,不要跟着声尘跑,而是把这念心入归到本性、自性,外面的任何境界也就都与我们毫无关系了。这里的自性就是觉性、是本来、是每个人都有的佛性。若是攀缘外面声尘,那是生灭的,就是生死轮回了。

心道法师传授的平安禅四步骤,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修行者修持耳根圆通法门。从吐纳起,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藉由静心观照,帮助自己止息妄想杂念;觉知出入息,则是单纯的将心放在出入息,专一摄心,进而心息合一。透过前面三个步骤让身心达到放松、安静、无杂念而摄心清楚明白的觉知的状态,再进入第四个步骤「聆听寂静、无声之声、听没有」,不是找一个声音来听,当然外在会有很多的声音,只是用耳根听,不用意识去分别所听到的任何声音,听声音的本来~无声,就是它的空性,直观心性,让心回归到明、空的本来状态,如此我们就能解脱烦恼,体现活在当下的快乐。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蓝色的杯子,心生欢喜,接着想要拥有,花钱买它,得到了又担心它被摔破…..,一连串的烦恼就来了。这是过去因缘薰习的心念所生的执着,一旦有了执着,开始抓取,就会被黏着,无法自在。

放下我执 沟通无碍


修行平安禅除了有助证得耳根圆通以外,对人们在沟通方面也有很大帮助。现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压力大,心性常常在匆忙之间流於浮躁,与人相处沟通往往容易不耐烦,亦或为了巩固自己的立场,坚持己见,流於我执。有时甚至产生「输赢」之争,然沟通一旦有了输赢,就很难达成共识,让事情顺利进行。经常练习禅修,比较容易觉照自己的心,可以帮助我们在沟通时,真正做到「用心听话」,消融我执。「听话」,听,话,先听清楚才能正确回话。心开放才能有所交流,让沟通从用心倾听开始,清净耳根,找回本心,心宁静,世界就和平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