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禅?

 图:灵鹫山佛教教团  文:释清如  2016/4/14     8249


禅修,灵鹫山,平安禅,心道法师,观音菩萨,耳根圆通,寂静修.小乘禅,大乘禅

 

佛教禅VS.外道禅


禅是梵文Dhyana的音译「禅那」之略称,意译为「静虑」。静就是「止」(定),虑就是「观」(慧)。在佛陀的教学总纲三增上学———戒、定、慧中,不仅位居枢纽地位,且通贯其中。无论声闻乘行者或是菩萨乘行者皆必需修学,因此,禅可以说遍通大、小乘禅,同时在解脱大道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若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禅不是佛陀的创发,而是源自於古印度的瑜伽行法,但二者的修学方法与目互异。古印度的瑜伽行者大都以获得禅定为目的,故主张苦行;佛陀却认为苦行只是一种自我折磨,无法证得无上菩提。因此,他放弃苦行,采取中道的修行方法,并将「无我」的思想贯穿其中,作为其禅法的理论基础。禅定不再是修学的目的,而是获取无上智慧的手段,真正的目标是达到涅盘解脱。为了与佛教禅作区别,就把佛教之外的各种禅称之为「外道禅」。

 

小乘禅VS.大乘禅


佛教禅为何会有小、大乘禅之分?主要是内涵与实践的方式不同。小乘禅法是依照戒、定、慧的修行来令心清净,远离烦恼。主张心清净,智就清净,智清净即能达到解脱清净,获得究竟涅盘。这是小乘禅法的解脱观。所以,为了能现证正觉解脱的胜义智慧,就必须从禅定中修学观慧,静虑双运,进而达到定慧等持,从而引发无漏智慧,始能断除烦恼,破除惑障,而体现觉悟解脱。所以,禅定是修学观慧的一种方法,也是助缘,是慧学所依止的基石,认为若无禅定的功力,观慧就无法成就。佛陀曾於《中阿含》卷四十<黄芦园经>自述其证悟的过程云:

 

我先观法……我持蒿草往诣觉树,布草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不破正坐,要至漏尽。我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是谓我尔时获第一增上心(定)。即於现法得安乐居……安稳快乐,令昇涅盘。复次梵志,我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逮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我尔时获第四增上心。……我已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禅住,得不动心,觉忆宿命智通作证;……学(觉)於漏尽智通作证。……我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以本无放逸,乐住远离,修行精勤,谓无智灭而智生,闇坏而明(慧)成,无明灭而明生,谓漏尽智作证明达。


从上述经文,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初佛陀是於四禅定中获得正等正觉。不仅如此,经中还记载着,佛陀最後的入灭也是在四禅定中般涅盘。所以,佛陀在教授弟子时,亦特别重视四禅,而称为「四根本禅」。其修学禅法的入门,就是四念处、安般念等观行。最早将禅法介绍到中国来的安世高,其所传译的禅经即属於此类禅法。


大乘禅是奠基在小乘禅法上,并依循着大乘佛教的理论发展而成。因此,不同的心性主张,就发展成不同的大乘禅观,例如大乘的主要禅观之一———「实相禅」,即是将般若学的缘起性空与禅法结合起来的观禅。尔後中国禅学又将此实相禅法与佛性论的「自性本觉」相结合,而形成中国特有的禅学理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