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四行,练就「无为心」

 开示:心道大和尚  图:灵鹫山佛教教团  2021/5/18     6734


学禅,禅修,找回自己,本来面目,达摩祖师,心道法师,平安禅,二入四行观

学禅,就是从释迦佛开始,释迦佛讲「涅盘妙心,实相无相」,这就是我们要修的方法,以及要成就的地方。

学禅的目的是甚麽?学禅是让我们能够找到自己、找回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更相信自己是佛。如果你不去学习,佛是谁都不知道,怎麽认为自己是佛?我们找到自己,肯定的认识到自己,然後证悟到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流程。然而,生活中,当我们不在坐禅的时候,思绪流程该怎麽走呢?正确的思绪就是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观: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报冤行,就是相信因果。所有的发生,都有前因後果,所以我们不用怨谁,要让自己的心不随着因果的变化而转,一切的变化都是有因有果,我们从现象上可以看到,这个因果是固定的,想打折也没用,该怎麽样就怎麽样。所以,报冤行就是让我们知道,修行当中是「顾心」,把心顾好,不要让这些现象变化转了我们的心,心外求法。

随缘行,就是在生活里面,不要自己造作出很多的东西来烦恼。随缘,就是无论遇到甚麽,都能够守着这个心,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我们的觉性、我们的心性,是空性的、是不变的,我们要随着一切缘认得性—随缘认得性。

无所求行,有所求就会有欲望,有欲望就会心不平,如果我们无所求,就无所住、无所执。我们的觉性都具足,如果在一切的因缘上无所求,就让心随缘了,心就随缘不变,没有那些欲望,我们就中止了现象的连结点。无所求就是没有连结,对一切无所求,这样你就慢慢对觉性有了保任的时间。

称法行,法就是空性的道理,法就是能够解除束缚、解除一切障碍的东西,也就是空性。称法行,就是称觉性觉性就是空性的意思,觉要常常回到空性上,觉就无物—觉无物,没有东西,在我们觉无物的时候,我们的心就没有杂染、现象,就没有起心动念的变化,就会无念无思,没有念,没有思维。称法行,就是在生活中一直观照觉性,这个觉性就是我们的心。心是甚麽呢?一种心是有现象的,一种心是没有现象的,没有现象的心叫做觉性的心,觉性的心没有现象,在没有现象的觉知里面,也就是不取不舍。

达摩祖师的四行,就是让我们在现象里面,能够安定下来,能够在觉性上安住。其实我们的觉性本来就现成的,可是我们不晓得怎麽样才是现成的,所以达摩祖师就讲: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你只要这样做,你的觉性就会在这里面成长,在这里慢慢呈现觉性的面貌,你就会在觉性里面生活。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无为的,但是我们却不晓得怎麽样才能无为,所以祖师就讲了这四个方法来让我们达到无为心。

人生充满着很多元的变化,在这些多元变化里面,我们就会有很多的想法,在这些想法里面,我们就有很多的烦恼,这些烦恼造成生命的一些无知的障碍,这些障碍有因果报冤,有冤亲债主,所以在生命里面就会有生老病死的发生,会有成住坏空的发生,这些恩恩怨怨的事情就会发生。

所以我们学佛,第一个是把善业连结好;第二个就是把空性连结好;第三就是发大愿、发大心,就是菩提心,来圆满我们生命的缺陷。

大家学禅,是学习「由用归体」。所有的一切我们用般若观照,这一切都是空的,因缘生、因缘灭,一切都不是真实的,由这样的观行—般若的观照,回到我们的解脱道。解脱道,就是我们现在所讲: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这都是解脱道的修法。

学员:达摩祖师的「无所求行」,我们要怎麽样才能够无所求呢?
师父:无所求行,就是回到体的行为。无所求行,才能够回到空性,有所求的行为,那就是攀缘心,但是当这个攀缘心回到体,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是从「有」学到「无」,现在都是处理「无」的事情,所以你要从「无」上去理解,这四行都是让你回到「无」。无是甚麽地方?无就是我们的体性,无就是我们的空性,要把所有的念头归零,就要做这四行,了解四行。

禅生活共学2—对学员开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