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的学佛提醒之二:权力与财富是出离的道友
图:沈仲怡 文:中安
2022/3/1
4132
漫漫学佛路在善知识的启发下,有助於在惯常生活中得到关键的提点。平安禅读书会的读友们,持续以《佛陀传》为读本,在线上会议空间分享彼此研读时的领略。
以座上定课训练,落实座下当知当觉
「觉知,就是踏出跟以往惯性不一样的一步。」林师兄阅读一行禅师在书中以平实的语句,一次次描述佛陀在禅修方面的教导後,谈到自己的体会:「就是在每个细微的当下做觉知,当我们能在每个当下都清楚明白,就能让自己放松下来,开始看见事物有别於以往的样貌,而不是迷迷糊糊的略过。」
与会法师也补充,蒲团上的训练有助於专注自心。「很多禅友从21天的自觉营,慢慢养成每天禅修的习惯,甚至朝向永续自觉的发愿,这个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在离开蒲团後,有办法在生活里离开一切的执取。」也建议新学的人可以从每天10分钟、20分钟起步,即便时间短,但是每天都能带给自己一股安定的能量,就算离开蒲团回到生活,觉知当下、离开执取的功夫也能自然地被培养起来。练习初期很容易会散乱、会攀缘,这时可以稍微放慢动作跟脚步,练习觉知当下的每一个动作。
细品每个当下,体验生之美好
「我们每天都要完成很多事情,在某件事情前,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铺陈,这些过程其实就是由每个当下去组成的。」与会法师进一步提醒,我们的心能回到当下,「观」的能力才有办法去启动。
「要练习『不要让自己的心,只放在目标上面』,要拉回来,放慢一点。也许你正在开会的路上,而开会是30分钟後的事情,为了开会,要走路、要搭车、要开门⋯⋯,是这麽多的当下,构成了开会的时间,而我们往往只看到最後开会这个目的,忘了是这整个过程成就了开会。当我们愿意试着让自己的心,回到每一个过程的当下,去深入觉知那个当下,当我们能够完整地经验这整个过程的时候,生命的美好就会增长很多。」
专注於当下的一切,其实很容易可以看得到一切的发生,看见生命的无常,看见它是因缘和合的。当我们能够「看到」的时候,我们紧抓着不放的、执取的心会开始松动,一旦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它就是生生灭灭的,我们还能抓取什麽?於是,便能在此长养智慧,让「定慧等持」,随之增长的就是生命的喜乐,方能真正领悟到,「学佛一路往前走,心灵越来越自由,生命越来越解脱。」
名利之途,亦是解脱之路
主持人引导读友们讨论延伸的议题:「寻求财富与寻求解脱,何者为要?」,一位读友提及自己会舍弃影响定课的工作,把静心放在优先顺位,但修行与工作只能是二选一的难题吗?与会法师带出了跨越对立角度的新思惟。
「当我们自己、小孩、亲友有这样世俗的追求,其实可以进一步思考,『财富和权力,它的意义跟价值到底是什麽?可以为自己或整个社会带来什麽?』理解追求权力、财富背後的目的跟价值,那麽我们就不再只是追求名利。」如果明了此刻的工作可以为整体社会带来价值与利益,那麽生命就是服务的、是贡献的,不是被权力跟财富牵着走,而是清楚知道自己在经营什麽,不会对生命感到迷惘。
很多人以在家的身份做学佛修行,会认为事业、家庭等世俗事务与修行相违,会把权力财富和解脱看作是两边的事情,其实不见得,就看我们怎麽用心。
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解脱的智慧,以出离的心经营家庭、事业、学业,能够以不执取的心去完成,那麽无论我们在做的是什麽,都是解脱的事情,因为让我们受苦的是执取,而不是事情本身。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切的觉,都是在生活的一切,在我们行住坐卧之中,只在於是用觉的心去做?还是用不觉的心去做?是用解脱的心去做?还是没有用解脱的心去做?
金刚经提到「善用其心」,就是「用心」的问题,所以学佛的过程里面,我们要学的就是觉,怎样能觉呢?就是要离开执取,出离的这个用心。如果我们的生活里面时时刻刻都是这样子去用心,其实我们就已经把解脱跟我们的生活的一切处,都融合在一起。
我们要慢慢的去练习把法的智慧、法的见地跟生活连结,就不会觉得很多事是二元的,其实它就是「一」而已,做那件事情就是你的「一心」。所以我们就是把我们的一心经营好,一切地方、一切的东西就都是觉悟的地方,就都是自在的地方,就都是解脱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