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坐习惯有赖於不断培养

 图:沈仲怡  纪录整理:沈仲怡、志美  2018/5/25     5583


禅修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灵鹫山无生道场春安居49禅关,甫於4月21日圆满解关。最後一梯学员在解关茶会中,向指导法师们分享此次禅关体验。

这次有许多学员来自海内外的不同地方,每个人来参加时的状态也不同,有的一踏进禅堂就感受到喜悦,有的则是抱病参加,而在禅修过程中,身心都愈坐愈好。有的学员表示,学禅之後心明显变得更柔软,对人对事都多了一份恭敬,也能升起慈悲心。有学员前头几天禅坐不得力,经过指导法师提醒後,明白是想要有所得的心太紧绷,开始懂得放松、放下,并随时怀抱感恩的心,之後就愈来愈能专注,也益发体会到心的明亮。

禅修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一步一履无论艰辛或自在,都是走在通往解脱的道路上。大家有缘共聚禅堂一同共修,成为彼此的善知识,而这些诚挚的心得分享,也为这次禅关做了一回珍贵的注解。

解关前,指导法师广纯师对学员的最後提点:

在禅修当中,可以很专注地看到我们所有念头的起起伏伏大家回去以後还是每天都要早晚禅修,方法要不断地纯熟,才不会掉,一天不练就若有所思,两天不练之後方法就会不见,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功夫打回原形、又回到原点,所以禅坐习惯要不断地培养。

为什麽心道大和尚要让我们一动一静、一动一静地练?因为我们不可能一整天都在禅坐,我们常常一上坐就闭着眼睛,但是在生活上有很多的动态,行住坐卧之间都要睁着眼睛去做事情,那如何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可以修行、保持清楚觉知和放松?这就要在平常的功夫下手。

烦恼来时,我们不可能为了不要这个烦恼就赶快打坐,所以在生活当中也要如实地做寂静的观修,我们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这个根性是一样的,是我们的如来藏性,本不生、本不灭。根性就是体性,因此我们吃的时候就是觉知,在嗅的时候就是觉知,除了觉知,不做第二念的分别,随念分别的第二念不起,那麽就回到「体」,也就是回到不生不灭的体性。

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都要放松、觉知、专注,有空时回到禅堂来闭关是最好的加行精进,这个精进是靠共修的力量,让大家能不断地把方法用上,心道大和尚的法门最重要的不只是训练你的心安定而已,而是能够断烦恼、了生死的。我们的生命很无常,甚麽时候会死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好好地觉知每个起心动念的当下;我们的念头是依一切外境的显现而起,因为我们的习气,会去沾着於外境,沾着的时候就跟着外境跑了,可是当我们觉照它的时候,念也就灭了,也就不会涉入了。这个都要靠禅修的训练,还有对沾染的心性要有所了知,那麽就不会随境而转,也就不会随着念而走了。

在禅修当中,可以很专注地看到我们所有念头的起起伏伏在禅修当中,可以很专注地看到我们所有念头的起起伏伏,可是因为我们不纯熟的关系,所以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心念,如果我们不断地在禅坐时也修,在日常生活中也修,不断练习的时候,慢慢地自然而然就会纯熟了。

以往禅关是不行禅的,为什麽现在有疾走、行禅、拜佛、功法?目的就是让大家在生活上无论怎麽样能够保持清醒、觉知、专注,能在生活当中起修,然後从起修中再回到禅坐上。希望大家回去後,持续禅坐不要断,反覆这样的练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