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戒律映照自己的内在样貌

 图:Andy Fu  文:中安  2021/6/2     4589


坐禅,心道法师,戒律,念头,自我管理,禅修,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呢?我是一个善良热情的人,我从某某大学的某个科系毕业,我有两个还在读国中的孩子,我有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当我们透过这些角度来表达自己、陈述自己,其实仍活在外相中,是透过外面的世界来说明自己、认知自己。

当我们上座禅修的时候,又是怎麽认识自己的呢?外面的声音依旧存在,可能是鸟语、风声,可能有车鸣、脚步声,或许还能嗅到空气的潮湿或阵阵饭香,但我们会试着让自己不受外境影响,一次次把散乱的念头拉回来。

透过看见纷乱的念头,看见总在寂静中冒出的想法,能认出自己在意什麽、放不下什麽,若是长期静心,还能察觉有一个始终存在、不为所动的「我」――「我」能看着念头来来去去,虽感觉自己的心绪随着念头起伏波动,但「我」能认出不停变换的那一部份,情绪也好、念头也好,都并非是真正的我,於是我不会被无明意识给带走。

对自己深入地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能够帮助我们跳脱以往的观点,摆脱长久以来的习气,活得更自在。

比方说,我们持戒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适切的行为,但如果没有带着觉知,在生活中观看自己是否持戒、如何持戒,就没有办法以戒律为本的去知晓自己「在什麽状态下能遵从?在什麽情境下会失守?」就如同只是盲目地遵守交通规则与法律,人们不能体验到规则能为大众带来什麽利益,会逞一时之快而违反规定,会因一己之私或无知而触法。

心道法师提醒:「戒是自我的管理,就是自我约束,不伤害别人,自己又能获得利益。」遵守交通规则,能减少意外、保障生命,能让交通不因突发状况而堵塞,也可以避免人车冲突造成的憾事,因此,规则的意义在於保护所有行人、行车,并非是一种障碍、一座牢笼。

所以,如果没有深入认知自己,无法於生活中静下心觉察自己「为何决定持戒?」、「能否在不同的心绪与情境中持戒?」、「打破戒律自己有什麽感受?」就无法理解戒律存在的意义与隐含的深意,反而会觉得它是一种限制,强迫自己接受或在无形执念下不自觉的反抗。

戒,是为了让我们在生命中安适而生的。过於在意打扮,是否会让自己忍不住跟他人比较,变得在乎虚荣或花费过多呢?窃取不义之财,会不会让人良心不安,食不下咽?嗔恨的怒气在无意识的爆发之後,会伤害多少人?摧毁了多少原本善意相待就能圆满的关系呢?

持戒也好、禅修也好,当我们深入地了解自己,不单单是为了让自己时时觉知、不造恶业,长远下来,还能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自己与世界,学会放下生命中的遮挡,活出崭新的生命样态。当地球上有更多带着觉知生活的人们,就能让恶业能止步,让善法遍地开花,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妙、和平,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这样子的关键角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