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自我,让生命破冰

 图:Andy Fu  文:中安  2021/8/20     4480


禅修,惯性,心道法师,结冰,破冰,源头,生命

惯性是如何驱动自己的呢?平日的早晨,闹钟响起,习惯把它压下再补眠一会儿,接着在半清醒的状态中,刷牙洗脸、更衣梳妆,准备出门。在身体无意识的驱使下,就能走到公车站或捷运站,搭上熟悉的路线,再从惯常的路径走到公司,开始如机器人般忙碌的一天。下了班,也能透过习以为常的行动模式,顺利回到家中完成日常家务,最後,带着疲惫的身躯躺上床铺休息,迎接隔日。

我们在惯性中获得很多好处。不需要思考牙齿怎麽刷,不必担心搭错公车捷运,公司待久了不必重新适应环境,或太过费力的经营同事关系,只要生活中的一切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就能安然度过,这样的生活或许不是特别好,却也不算太差,足以支持自己岁岁年年地过日子。

但是,我们是带着觉知,选择让自己过着平凡惯常的日子,还是迷失於惯性中,彷佛毫无选择的被时间推移着前行呢?这些习惯带来了便利,也僵固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失去对生活的觉察力,也看不见未来的种种可能性。

「空性就像水,现象就像冰,要从冰找到水的源头。」心道法师如是地说。

我们就像是生命的活泉,固着的习气让这股活泉难以流动,如同水结成了冰。活水能将一切美好传递出去,也能将恶习流动出去,但冰无法随意地流转,因此在习气中,总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一步也不想动,如果有外来的高温或刺激要融化冰块,人们也无法体会那是一份礼物,只想持续冰封自己,甚至冷若冰霜,对世间的一切漠然以对。

执念使我们不愿放手,执着於眼下的一切,即使听闻多次万法无自性的道理,面对生活中的所有面貌,仍无法细细思维其聚合离散皆非人为控制,看不透、想不通,悲伤、愤怒、沮丧、不安由此而生,陷落在自己所形塑的幻象之中。

我们所执的一切现象其实是「果」,想要改变现象,让生命有所转变或突破,关键在於「因」。想创造好的结果,最快的方式是探究根源之因,也就是自己的起心动念。「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引导我们采取行动的念头是关键,生命转化来自於觉察自己的惯常思想、情绪,觉知无明中驱使我们的无形之念。

惯性的行为来自惯常的意念,这些念头背後有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在支持,如果深入的观察自己,把禅修时静定的功夫带进生活里,就能抽丝剥茧的觉知自己的行动自何而来,又将把自己带往何处。渴望被需要的人,可能会选择讨好身边的亲友,多软语温言或常馈赠礼物;拒绝生活变动的人,或许会用尽力气去保有现在的工作职务和方式,拒绝聆听他人或接受新任务;曾被伤害而惧於与人情感交流的人,常会压抑情感以理性思维武装自己,生活上俐落有效率,却也让人有距离感,少了人情味。

每一天演绎的现象,都是心念的真实映照,也是空性的体现。我们无法得知他人的真实心念,是如何创造出各种令人欣喜或讨厌的景象,我们唯一能厘清的只有自己的心念,从自己生命中的现象往下探知,寻找源头,从源头中止恶行善。

每一日的静心禅修,每一次的观照觉察,都是转变自己生命的钥匙。只要愿意将佛法与生命结合,实践於生活中,一切现象终会在我们的善念下往更良善的方向转变,而种下这个因的我们,也将在各种现象中体验生命的真谛,不为眼前的现象所束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