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知道,不执取
图:Andy Fu 整理编辑:陈尧青
2025/8/21
2445

问︰禅修一段时间之後,在打坐时会看到平常自己意识不到、一些比较深层而微细的执着,应如何对应?
广纯法师︰还是要多练习禅修,也要多去听经闻法,诵经持咒也很好,这些学习会让我们更加了解在禅修时遇到一些状况时该怎麽办。
怎麽办呢?经典中都告诉我们了︰「无所住。无所得。无所执」。对於禅修时发生的所有境界、觉受,都是无所住、无所得,如梦幻泡影,都是因缘和合下的一时显现。这样我们就不会去执取。
看到它、知道它,不执取。心继续在调柔的状态。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有进步呢?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当自己起心动念时,你都能觉察、观察到,万一起了恶念、不好的念头,你可以让它不起,把它调到善念、好的念头。做了好事,也不会执着好的名声。
有时候我们内心会有许多细微的计算、眼红、嫉妒,一些不便摊在阳光下的内心小剧场,不知道什麽时候突然就冒出来,没关系,那只是我们过去积习已久的习性一时冒出来,念头生起了,不住、不随就好了,如果「住」了,就抓住、套牢了,进一步造恶业,才麻烦。
当我们「止」的能力很好的时候,就能够随时随地觉察到自己的心,并且能够进一步观察︰自己这一念心是怎麽来的?从哪里冒出来的?过程中它怎麽样?灭的时候又跑到哪里去了?……一般来说,有了十年、二十年禅修的功夫之後,就会体悟到一切都来自於自己那不来不去的一念心。
修行是一条长远的路,是不断与自己的习气拉锯的路,不是一蹴可几的;最後的目标是「不住生心。利益众生」。
—2025.01.01 禅生活共学 答学员提问
推荐阅读